首页生活资讯正文

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构成要素分别是什么。

2024-10-05 次浏览

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直通南北,全长7.8公里,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赓续完美,历经逾7个世纪,是管辖整个老城规划格式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

依据《掩护天下文化和天然遗产公约》,北京中轴线属于文化遗产中“建筑群”类型,共包括15处遗产组成要素。北京中轴线北端钟鼓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途径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排列中轴线器械两侧。

这些遗产组成要素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治理举措措施、国度礼节和公共建筑、居中途径遗存五种分歧类型的汗青遗存,接洽起雄伟肃静的国度礼节场合和繁荣热烈的街市商人街市,并形成了前后升沉、左右平衡对称的景观韵律与壮美秩序,是中国传统首都中轴线成长至成熟阶段的范例之作。

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构成要素分别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及缓冲区示意图。北京中轴线申遗掩护事情办公室供图

1.钟鼓楼

钟楼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鼓楼、钟楼南北纵置,两座建筑之间由一长方形广场衔接。明清时期,钟鼓楼承担着城市计时与报时功效,为紧张的城市治理举措措施,见证了中国古代钟、鼓报时的传统生涯方式。两座建筑气概恢宏,是北京中轴线的紧张景观视点。


7月16日,北京鼓楼,旅客留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2.万宁桥

万宁桥位于地安门外年夜街中部、积水潭(今什刹海)东岸,南北超过于玉河水道之上。万宁桥由桥体、燕翅、镇水兽、澄清上闸遗存组成。桥体为单拱石桥,桥面两侧各设16根望柱,桥体两侧设石砌驳岸,驳岸上设镇水兽。万宁桥是北京中轴线上最为古老的桥梁,其地位及承担的交通功效历经7个世纪始终未变,为元年夜都、明清与现代北京城中轴线的叠压关系提供了紧张的物资实证。


7月16日,万宁桥。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3.景山

景山为明清两代皇家御苑,其与故宫配合构成的结构关系,展示出中国宫苑传统规划理念。

景山集嵬峨的山体、秀美的园林建筑和富丽的宫殿建筑于一体,极年夜地丰硕了北京中轴线的景观序列。建筑群平面呈形态规整的长方形,以院墙环抱,可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部以山体为主,山形高耸峻拔,山脊上以中轴线对称建有五亭,山体以南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建有景山南门和绮望楼。万春亭为五亭中最为嵬峨、建筑形制品级最高者,位于正中山顶,这里也是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与紧张景观视点。北部区域居中建有寿皇殿建筑群,南端东、西、南三座牌坊与南琉璃门围合而成的礼节前导空间,厥后有表里两重院落。正殿寿皇殿位于内院北部,是景山内品级最高的建筑。

景山及其奇特的园林景观兼具礼节祭祀和人造山体以登高游赏远望全城的双重功效,为明清国度礼节传统提供了见证。


7月16日,景猴子园寿皇殿。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4.故宫

故宫曾为明清两代的宫城,是中国皇家宫殿建筑的杰出范例。其与北京老城的地位关系反映出中国古代首都“择中立宫”和“象天法地”的规划理念。

故宫以中路为中轴线,器械分为五路建筑,南北可分为外朝区和内廷区两年夜区域,建筑形制最高、功效最为紧张的建筑均位于中路。

故宫是明清时期皇家举行国度庆典、处置政务和生涯起居的场合,见证了中汉文明多元一体魄局的成长。1925年,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成为北京中轴线"大众化过程的紧张节点。

5.太庙

太庙位于故宫东南侧,其与社稷坛以北京中轴严整对称的规划格式体现了《考工记》所载“左祖右社”的抱负首都规划范式。

太庙坐北朝南,由表里两重垣墙围合成环套式长方形院落。主要祭祀建筑均位于内垣,居中对称散布。坐落于三层须弥座台阶上的享殿为明代建筑遗存,采纳官式建筑的最高形制,代表了明清皇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绩。

太庙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祖庙,是中国先人崇敬文化传统的物资载体,是紧张的国度礼法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完备、范围最年夜的皇家先人祭祀建筑群。现今,太庙作为北京市劳动听平易近文化宫对外开放。


7月16日,太庙。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6.社稷坛

社稷坛位于故宫西南侧,其与太庙以北京中轴线严整对称的格式体现了《考工记》“左祖右社”的抱负首都规划范式。

与太庙规划格式相对,社稷坛由表里两重坛墙围合成环套式院落。内坛为礼节祭祀空间,中间为祭坛。

社稷坛是中国现存最为完备的古代皇家祭祀太社(代表土地)和太稷(代表谷物)的祭坛,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领土的熟悉和崇敬,以及祈求国度政权与版图永固的希望。社稷坛作为北京第一处改变为城市公园的皇家建筑,展示出北京中轴线"大众化的改变历程。


社稷坛。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7.端门

端门位于故宫南侧,天安门北侧。端门组成明清两代进出宫城前导性礼节建筑序列,为朝堂空间的一部门。端门由城台和城楼构成,建筑形制和体量与天安门城楼根本雷同。两者一同以其嵬峨的形体和庄重的风姿,烘托出皇城与宫城轴线建筑的威严和神圣。

8.天安门

天安门位于端门以南,外金水桥以北,面朝天安门广场。天安门以城楼为主体建筑,城楼北侧设一对华表,城楼南侧设石狮两对、华表一对,均以北京中轴线器械对称散布。天安门是明清时期公布诏令及当代举办重年夜国是运动的场合,至今仍承担侧重要的礼节功效。

9.外金水桥

外金水桥位于天安门南侧,纵跨于器械向的外金水河上,共有七座桥体,以北京中轴线对称散布。居中五座桥体分离与天安门城楼的五个门券相对,器械两侧两座桥体分离与太庙、社稷坛的南门相对。外金水桥是明清两代由皇城通向南郊祭祀的必经之路,也是现在国度举行重年夜庆典运动的礼节空间,始终承担侧重要的礼节功效。

10.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位于北京中轴线的焦点地位,已成为国度运动和人平易近文化运动、年夜型庆典运动的举行地,自形成至今始终是国度礼节文化传承的见证。

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由天安门广场、人平易近豪杰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平易近年夜礼堂、中国国度博物馆配合组成。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的规划格式尊敬并延续了北京中轴线居中、对称的结构原则,其建筑与景观展示出中国20世纪中叶公共建筑对平易近族作风的摸索与立异,是中国城市规划和建筑成长的里程碑。

11.正阳门

正阳门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由纵置的城楼与箭楼两座嵬峨建筑组成,城楼居北,箭楼居南。作为明清北京内城正南门,正阳门是北京老城中范围最年夜、形制品级最高的城门建筑,见证了中国传统城市治理方式,也是登高远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和北京中轴线南段的紧张景观视点。


7月21日,正阳门箭楼。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12.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老城外城东南部、北京中轴线东侧,与先农坛在地位与规划格式上呈器械对称,突显出中国传统首都规划对礼节的尊敬与强调。

天坛是中国现存范围最年夜、保留最为完备的明清皇家祭天建筑群,由内坛和外坛两部门构成,两重坛墙为北圆南边,北侧转角为圆弧形,南侧为直角。内坛是祭天礼节的焦点空间,以器械隔墙为边界,分为南北两个坛域,经由过程丹陛桥组成南北主轴线,衔接南北坛域南部坛域,以圜丘坛建筑群为焦点,北部坛域以祈谷坛建筑群为焦点。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建筑的杰作,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度祭天礼节与文化传统。


7月17日,旅客游览天坛祈年殿。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13.先农坛

先农坛位于北京老城外城西南部,与天坛以北京中轴线器械呈对称结构。先农坛由内坛和外坛构成,内坛祭祀建筑包含先农坛祭坛、耤田、观耕台与太岁殿建筑群。外坛设有神祇坛、庆成宫。先农坛作为现存中国古代范围最年夜的皇家祭祀农神之所,展示出中国传统社会对农耕文化的尊敬,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度祭祀先农的礼节传统。


7月17日,先农坛太岁殿藻井。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14.中轴线南段途径遗存

中轴线南段途径遗存是散布于正阳门至永定门的三处居中途径遗址,自南向北分离为,永定门北侧石板道遗存、永定门内里轴汗青途径遗存和珠市口南中轴途径排水水渠遗址。

北京中轴线南段居中途径是明清两代国度礼节运动的必经之路。中轴线南段途径遗存现已发现的遗址以物资实证真实地展示出明代以来南段居中途径的地位、走向、工程构造和赓续传承沿用的汗青,见证了北京中轴线延续至今的国度礼节文化。


7月17日,中轴线南段途径遗存。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15.永定门

永定门是北京中轴线南端点的标识,曾为北京老城外城正南门,见证了明清城市传统治理方式。现存永定门为2005年严厉遵循中国文物掩护原则重修完成的地标性建筑,它由重修的城楼和瓮城地面标识构成。


7月17日,永定门。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编纂 白爽 校对 刘军

中轴线北京建筑
​平面构成基本视觉元素 感情方面,很难有对象的三个星座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