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资讯正文

法师教你日常生活中如何禅修

2024-09-23 次浏览

一、身心合一

身材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材在做什么,心就在做什么;手在做什么,脚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身心弗成分别,身心同等。例如:

1.在厨房中烧水、担水、拣菜、切菜、洗菜,心就放在动作上,心中不起其它动机。

法师教你日常生活中如何禅修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假如在炒菜,手在动,心也要专心肠在炒菜,脑筋里没有其它的邪念。

3.假如喂小孩食品、饮料,则同心专心一意地只想到喂小孩牛乳等食物,而没有其它的动机。本身的脑筋异常地清晰、轻松、高兴。

先方案知道要做什么,假如已经方案好的工作,在做的时刻就不须用脑筋想了,分外是在平凡生涯之中,有些是常常性的动作,譬如:漱口、刷牙、刮胡子、洗脸、穿衣服等动作,不知做过若干次了,就不必用脑思虑。然则要思虑的事就必需思虑,若不须思虑之事则不必用脑想了再做。

每每有些惯性的动作,不须加以思虑,一样平常人就妙想天开地想其它的事。实在基本不消乱想,只要很清晰地知道本身在做什么。好比:扫地时,一扫把一扫把地扫,并且扫得很清晰,洗碗筷、用饭等都应如斯。

然则,第一次做的动作或处置工作,或者是对动作及工作基本不认识,起首必需思虑,然后再想一想怎么做。正在做的时刻,假如不清晰时,照样要想。如许就不会动妄念,并且是同心专心一意地在做事情。

例如:一位母亲剪了一株花拿在手上,思虑着若何将花插在什么地位较合适,然后再当心翼翼地插好,在此进程中便是心无二念,不是在打妄念。

反之,假如对剪花、插花的动作太习气,成果手上拿了花,心里却在想着:“小孩在那里做什么?嗯!奇异呀!为什么他那么宁静,到底他在干什么?咦!小孩在动了,他走路的声音为什么那么地响呢?”

叨教这是不是妄念呢?是妄念。以是做任何一件事,均应将心放在那件工作上,心为那件事在做,便是正念而非妄念。是以,要常常坚持身材的动作和心的动机在合一的状况。

二、心口同等

譬如:我正在措辞,一句接一句地讲给你们听,成果我脑中却又在想另外一件事,叨教我是不是会颠三倒四?当然会,由于口说心想,基本是两回事。假如正在讲这一句话,成果心里在想适才讲的第一句、第二句话,这也便是在妙想天开。

是以,说一句话便是这一句话,说什么事便是什么事,很清晰地知道本身在说什么;讲完一句,下一句话天然出来,不外在讲话以前,先斟酌要说些什么,不是想讲什么就随意脱口而出,那就酿成乱说八道,基本不知道本身在讲什么;或许也没什么话可讲,便是想用嘴巴不绝地讲,这便是梦想,不是心口同等。

心口同等必然知道本身要讲什么,表达出来以后也是清清晰楚的。这是修行人对本身身材的动作、语言的行动,都相识得清清晰楚,如斯就不会做错事、说错话了。

三、心眼一如

妙想天开的人可从其眼神窥见,由于眼神飘忽不定,心中无主。不知看什么,外面上好象什么都看,事实上没有集中核心的工具,更不明确本身的眼睛为什么要看,便是不知道将眼睛定在何处,只是脑中的思惟赓续地震,以是眼神也似幽浮般地飞舞。是以之故,可从人的眼神中察看出此人是否思惟集中、稳固。

在日常生涯之中,要对本身的任何一个动作全体卖力,也便是“一步一个坑”,踏踏实实,稳扎稳打。走路稳扎稳打,讲话也是稳扎稳打,任何动作都该稳扎稳打。不是乱七八糟,不是东一榔头西一锤,而是要身心合一、心口合一。

少一些梦想,加一点正念,则智能日增,可开慧眼。慧眼开了,必然是懊恼和困扰的打消。唯有心得稳固,能力削减懊恼。唯有演习身心合一、心口同等,则心中的懊恼必然日减。当外在的境界捣乱时,你只要注意本身心里在想什么?眼睛在看什么?耳朵在听什么?如斯,注意旁观、听闻等,懊恼就不存在,成果是该听的听到,该看的也看到。

好比:对方打来一拳,假如注意对方打出来的动作以及本身被打的感觉,那么心里就不会起懊恼。假如听到别人骂你,清清晰楚地听到声音在骂,也知道本身是被骂的人,这时心中没有懊恼。然则假如你心中起了海浪——我为什么被骂?他为什么打我?如斯想的话,懊恼必定会展示出来,由于注意对方的缘故。反之,清清晰楚地注意本身的心念,则懊恼一定不存在。(文/圣严法师)


什么本身动作
鱼缸清洗常用的工具有哪几种?-自然好 爱国教育喜迎二十大,开元在行动
相关内容